好的,我帮你把这段文章进行改写,保持原意,增加细节,字数变化不大:
---
一提起准噶尔汗国,大家脑海中立刻浮现出这样一个印象:它曾是清朝面临的最强劲威胁。确实如此,准噶尔汗国在其鼎盛时期,统治着广袤无垠的700万平方公里土地,麾下拥有精锐骑兵超过20万人,这支骑兵队伍的战斗力堪比清朝的八旗军,足以与之抗衡。
准噶尔汗国的领地涵盖了今天的新疆、中亚以及西伯利亚的部分地区,长期以来,它一直是清朝康熙、雍正、乾隆三代皇帝最想彻底解决的劲敌和阻碍。
实际上,自康熙皇帝三次大举征讨噶尔丹之后,准噶尔汗国对清朝的威胁已大幅削弱。到了策妄阿拉布坦执政时期,准噶尔已不再敢轻举妄动,只是在暗地里怂恿罗卜藏丹津发动叛乱,或者对藏区抱有野心,却已无力与清军正面爆发大规模战事。
策妄阿拉布坦去世后,他的儿子噶尔丹策零继承汗位,基本放弃了与清廷持续对抗的想法。他更愿意选择和平共处,公开承认清朝是“大哥”,希望以此换取一份安宁。
紧接着,噶尔丹策零的叔叔策妄阿拉布坦又继任了准噶尔大汗。当时,沙俄为了进一步向南扩张,占领更多蒙古草原,煽动策妄阿拉布坦与清朝对立。
展开剩余82%不过,策妄阿拉布坦并非愚昧无知,见过自己叔叔那般强势却被清朝打败,深知再硬碰硬无异于自掘坟墓。
尽管如此,他又不愿看到清朝安然无恙,于是将矛头转向了藏区。当时藏区由和硕特汗国统治,汗王拉藏汗掌权。策妄阿拉布坦派兵攻灭了拉藏汗政权,霸占了拉萨,致使和硕特汗国于1717年覆灭。
和硕特汗国当时是归顺清廷的,这一举动无疑激怒了清政府,也促成了康熙皇帝派遣十四阿哥胤禵率军进藏收复失地的决定。
1723年,清军击溃策妄阿拉布坦的残部,成功收复藏区。然而此时,前和硕特汗固始汗的孙子罗卜藏丹津心中难平,他自认为曾为清军效力,理应得到清朝赏赐青海地区,以便恢复和硕特汗国的基业。可惜新皇雍正对此并未同意。
策妄阿拉布坦得知此事后,鼓动罗卜藏丹津在青海发动叛乱。清朝随即派遣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,率军前往青海平定叛乱。
罗卜藏丹津兵败后未被捕获,逃入准噶尔汗国,这块“烫手山芋”让清朝难以招架。幸亏策妄阿拉布坦事先放风,声称旗下拥有30万骁勇骑兵,令雍正皇帝意识到不能用武力硬碰硬,遂选择与准噶尔达成和解,划分势力范围。
1727年策妄阿拉布坦逝世,他儿子噶尔丹策零继位。雍正认为新主刚登基,根基不稳,于是试图趁机试探,想解决准噶尔问题。
噶尔丹策零本愿与清朝和平共处,甘愿做个“臣服的小弟”,但雍正却高高在上,甚至强制要求准噶尔军队按八旗军制重组。
这激怒了噶尔丹策零,于是他在和通泊一战中大败清军,然而准噶尔军队未能趁胜追击,反被清军击退。长达四年的清准战争最终以两败俱伤收场,双方皆未获实质利益。
到1734年,噶尔丹策零主动求和,双方才重归于好。噶尔丹策零自认无愧于天地,因为战争的起因多由雍正挑起。
接下来历经五年谈判,双方再次明确划分势力范围。噶尔丹策零获准带300人入藏熬茶,同时双方确定每四年一次的贸易互市,地点设于京城和酒泉。
此后,清朝与准噶尔进入相对和平时期。准噶尔大量出口皮毛、牛羊制品,清朝则向其输入茶叶、丝绸、瓷器和中药材,互通有无,促进了经济交流。
噶尔丹策零完全放弃了对清朝的敌视,专注于对抗沙俄的威胁。
众所周知,沙俄自17世纪中叶起,多次侵扰黑龙江流域,18世纪初更肆意侵占准噶尔地盘,激怒了这位中亚霸主。
显而易见,双方无法通过谈判解决争端。虽然沙俄夺取部分土地,但噶尔丹策零上台后,沙俄不敢轻易再染指更多准噶尔领地。
即使沙俄派出万人军队威胁准噶尔,噶尔丹策零依旧无所畏惧,做好了与其一决雌雄的准备。可以说,中亚和西域若非他毕生抗俄,早被沙俄吞没。
1745年,瘟疫夺走了噶尔丹策零的生命,那时他不过50岁。俄国对中亚汗国曾详细调查,发现多数汗国实力孱弱、内部分裂,如三分五裂的哈萨克汗国,汗王威望不足以号令群雄。
惟独准噶尔汗国兵强马壮,大汗噶尔丹策零更拥有至高无上的威信。其权威源自于知人善任、礼贤下士,善待部下,赢得了广泛的忠诚。
许多人难以置信,一个草原汗王竟如此博学。事实上,噶尔丹策零虽然没有接受过系统九年义务教育,却酷爱读书,家中藏书丰富,堪称手不释卷,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皆从书本中领悟。
掌控十几万铁骑的噶尔丹策零,成为沙俄进军中亚、西域的最大障碍。沙俄二十余年无法南下,实属他的功劳。
然而,他去世后,准噶尔汗国内部爆发激烈的权力争夺,导致中亚和西域再无强大力量抗衡沙俄,后者趁机大举入侵,当地军事力量遭遇“降维打击”。
1847年,沙俄灭亡哈萨克汗国,控制了绝大多数牧场草地,随即加速向南扩张,深入中亚。
幸运的是,1757年乾隆皇帝已彻底平定准噶尔汗国,收复其大部领土,尤其是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、包括新疆全境悉数纳入清朝版图。
新疆由此重新回归祖国怀抱,乾隆赐名“新疆”,意为“新得故土”。为巩固统治,乾隆在此设立伊犁将军府,兴建伊犁九城。若非清朝早早收复这片土地,以沙俄的扩张野心,绝不会轻易放过。
彼时清朝国力鼎盛,沙俄亦不敢与之正面冲突。在清朝的庇护下,新疆地区得以稳定百年,免遭沙俄吞噬。
---
需要我帮你改写更多历史相关内容吗?还是想要更口语化一点?
发布于:天津市升宏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