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7月6日,汪明荃的一句“这很平常”引发了外界对她与罗家英这对“抗癌夫妻”的再度关注。在面对丈夫罗家英第四次抗癌并选择放弃化疗的决定时,汪明荃的冷静反应暗含着一场关于生命尊严与医疗选择的深刻对话。
今年78岁的罗家英可谓“抗癌老兵”。他曾于2004年和2014年两次战胜肝癌,2019年又被诊断为前列腺癌并取得控制。然而,2025年5月,罗家英公开宣布前列腺癌复发,医生为他提供了两个选择:保守治疗(药物控制),预期存活8-9年,或是选择化疗和电疗,但需承受诸多副作用。这位拥有丰富演艺经历的老戏骨果断地选择了前者,坦言希望“舒舒服服再见”,并指出:“活到87岁已经够本了,何必花最后的时光在痛苦中度过?”
展开剩余55%对此,汪明荃的回应显得更加豁达:“病情发展缓慢,未来新药层出不穷。”在她看来,癌症已逐渐演变为一种慢性病,对于高龄患者而言,提升生活质量远比盲目追求治疗重要。她的这一观点引发了广泛共鸣,许多网友纷纷表示:“许多老人经过化疗后反而身体更差”“高龄时癌细胞活跃度较低,保守治疗未必是劣选”。更有网友惊叹罗家英的“幸运体质”,称“我从十几岁时听说他得癌,如今我已三十,他仍在,真是医学的奇迹!”
这对夫妻的沉着态度,实际上根植于对生死的深刻理解。早年间,罗家英也曾遭遇癌症,那时汪明荃曾暂停工作全力陪伴,甚至深入研究医学资料。如今,当她提及去世的老友周骢与雪妮时,常只轻叹“永远怀念”,不愿多谈——毕竟在这个演艺圈艰辛摸爬滚打了半个世纪的人,早已能领会“放下”的真正分量。
网友们的讨论则主要围绕医疗选择展开:有人支持“尊严比苟活更重要”,也有人质疑“放弃治疗是否过早”。然而,医学界对此早已有了共识:对高龄患者而言,过度治疗可能适得其反。罗家英的选择恰恰印证了“与癌共存”的新理念,正如网友调侃的:“癌细胞都熬不过他!”
这场关于生命的公开探讨,充满了理性与默契,而非悲情。当这对七旬老夫妻提到“舒舒服服再见”时,或许我们应当深思:医疗的终极目标,到底是延长生命的长度,还是守护活着时的每一分质量?
发布于:福建省升宏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